

【產品型號】UL-YD01
【測量對象】水質硬度分析
【工作電壓】AC220V±22V ,50Hz±1Hz
【尺寸】146×146×108 mm(H×W×D)
【材質】仿梅特勒電路設計,全進口芯片制造
【應用領域】化 工、冶金、水處理、制藥、生化、電子、電鍍、印染、化學、自來水中水質硬度的在線監測

藍居 UWA-200 為小型多參數水質投入式監測終端,由多參數水質采樣終端、集采主機、以及在線監測信息管理平臺幾個部分部分組成。
本產品使用時,將多參數水質采樣終端投入到被測水體中,然后由集采主機采集和分析數據,并傳輸到在線監測管理平臺進行數據存儲和分析。
1、產品殼體采用食品衛生不銹鋼材質制作,防銹耐腐蝕耐腐蝕,不對水體造成污染。
2、可模塊化加載常規各類水質監測模塊,如水溫、PH 值、電導率 /TDS、溶解氧、濁度、COD、氨氮等參數;
3、支持 NBIOT、GPRS等數據通信模式;
4、配套管理軟件:APP,多媒體監測展示系統,以及在線數據和設備管理系統;
5、可外接控制:LED顯示屏(通過 485接口)。設備也可自帶內嵌式顯示屏;
6、系統定時自檢,自檢記錄本地存儲,故障告警(聲光指示,或上傳服務器系統);
7、太陽能板 72W , 蓄電池 42AH(可定制)。太陽能供電,有效保障持續陰雨天氣的連續運行。
◎河道和斷面水質監測(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水庫和湖泊水質監測(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和《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
◎飲用水水質監測(根據《城市供水水質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污染源水質監測(根據《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試行)(HJ/T 354-2007)。
河道和斷面水質監測應用
典型監測項:溶解氧、氨氮、濁度、PH 值、硬度等;
根據河道的水位、地址等周邊環境,制定“一河一策”的安裝部署方案,具體方案將根據現場勘察后確定,其主要遵循的原則為:
(1)由于河道水質受周邊環境影響較大,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 號),水質物聯網監測站原則上按 200-600 m 間距布設水質監測設備;
(2)在骨干河道、主要河道依據指南密度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測水質情況;
(3)在河道的交匯處上下游、排口處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測河道水質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河道跨界處增加布設,監測外源對河道水質的影響;
(4)在整治后的河道上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測河道整治后的水質情況;
(5)在居民區、工業區附近增加點位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測外源對河道水質的影響;
(6)在重點斷面布設在線自動監測站,監測斷面水質情況;
(7)在漂浮物、藍藻、油污高發頻段布設光譜視頻成像儀,監測河面漂浮物、油污及藍藻生長情況;
(8)本著集約化建設原則,對周圍無廠房、居民區的河道,適當減少或降低部署密度。
水庫和湖泊場景部署原則典型監測項:水溫、pH、溶解氧、氨氮、濁度、電導率等指標。
根據《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并綜合考慮水庫、湖泊的大小、周邊的環境,制定安裝部署方案,具體方案將根據現場勘察后確定,其主要遵循的原則為:
(1) 在入湖排污口、如湖河流處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控流入水質對湖泊的水質的影響;
(2) 在居民區、工業區附近增加點位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控外源對湖泊水質的影響;
(3) 在關鍵區域布設水質物聯網監測站,監測水位狀態;
(4) 在水庫、湖泊的垃圾傾倒、亂占濫用、無證取水等高發頻段布設高清攝像頭,監測岸線情況;
(5) 湖泊面積≥500 公頃湖泊,需按功能區劃加密布置監測點位,若無明顯功能區別的,采用網格法均勻布置;
(6) 對于湖泊<500 公頃的湖泊進行加密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