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系統 這幾個問題很重要
發布時間:2018/11/7 10:10:46 作者:藍居智能科技 瀏覽次數:3443智慧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的對象主要是公路、水路(內河航運)和港口,主要分為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施工期環境監測、環保驗收監測和運營期環境監測。監測參數均為常規的監測因子,監測難度并不大,但對于監測網絡部署的需求量極高。那么建立智慧交通環境監測,需要關注哪些問題呢?藍居智能科技為大家來解答。
1、智慧交通環境監測是否存在國家標準?
目前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相關標準包括JTG B03-2006《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J227-2001《內河航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S 105-1-2011《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HJ 552-2010《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公路》、HJ 436-2008《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港口》等。
2、智慧交通環境監測有哪些政策布局?
根據《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總體規劃》的要求,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監測共有重點監測對象共計2537處,包括涉及272處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92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7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29處重要濕地、485處重要水庫、180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路段和航道,308處長大隧道,531個高速公路服務區,494個高速公路收費站,4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41個沿海港口,29個內河港口??傮w布局圖見附圖1。
基于監測對象的環境影響特征,按照水、氣、聲、生態分環境要素匯總布局方案,其中水環境監測對象1616處,大氣環境監測對象1571處,聲環境監測對象483處,生態環境監測對象643處。
3、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的布局現狀是怎么樣的?
現階段,全國還有約三分之一的省級交通環境監測站未建立,三級監測站幾乎為零。
4、十三五期間對于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的規劃?
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節能環?!笆濉l展規劃》關于環境監測和監管提出三條重點推進工作:
1)綠色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建設。明確綠色交通標準化工作重點’制定綠色交通標準體系推進方案。深化既有綠色交通標準研究成果,有序推動節能降碳、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監測監管等標準的制定’逐步建立健全綠色交通標準體系。
2)交通運輸行業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基礎上,完善交通運輸環境監測手段’有序推進行業環境監測工作,逐步掌握覆蓋國家高速公路、沿海及內河主要港口、長江千線航道重點監測對象和省級高速公路、沿海及內河地區性重要港口一般監測對象的環境監測數據,提升船舶污染排放監視監測能力。
3)交通運輸行業能耗監測統計乎臺建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部分有條件的中西部地區’鼓勵建設包含行業重點用能單位能耗排放數據、營運車船能耗排放數據的能耗綜合監測統計平臺。
5、成熟的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系統是怎么樣的?
藍居智能科技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系統將計算機網絡技術、空氣質量傳感偵測技術、數字可視化技術進行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的集成與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智能化空氣環境監控系統。系統將從各個區域監測點采集的實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經過運算分析后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將數據化成為可視化公告、多媒體觸摸屏查詢或智能手機查詢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實時掌握自己所處的城市交通區域空氣環境的質量狀況,為公眾提供知情權。
同時,藍居智能科技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系統具有部署快速、方便靈活等特點,既可以按片區設點長時間實時監測監控,也可以在出現突發事件時快速部署到事故現場,收集現場大氣監測數據,為搶險應急決策和組織指揮提供全面實時數據。
更多關于智慧交通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案,可繼續關注藍居官網查詢。